


打造赶海体验区
湛江是广东省海岸线最长、海岛最多、海味最浓的地级市,有很多滩涂适合赶海,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在草潭镇,角头沙、平安广场等成为深受游客喜欢的赶海体验地点,与其他地方观看海边日出不同,这里还可以欣赏到绚丽的北部湾落日。
当潮水褪去,平安广场和角头沙附近的海滩上,涌动着欢声笑语。游客和本地群众手持工具,弯腰拾贝,享受着踏浪赶海的乐趣。当夕阳渐渐沉入海平线,余晖洒满沙滩,人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归途。
草潭镇位于北部湾畔,海岸线长达20多公里,拥有草潭渔港、十里银滩、千亩松林、万亩红树林和角头沙滨海风光,景色旖旎。其中,草潭角头沙风景区作为“遂溪八景”之一出道,人气飙升,宋代窑群遗址和大面积的风景海滩成为景区的一抹亮色。
“遂溪县可率先结合北部湾旅游新区建设,选址草潭镇平安广场、角头沙,江洪镇天水之恋,港门镇石角埠,界炮镇北潭港,杨柑镇新埠等地,打造广东省第一个农文旅融合的赶海体验区。”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授赵剑冬表示,各镇在整理好附近的特色餐厅民宿和农特产品购买手信信息后,线上通过新媒体电商系统引流,可有效解决乡村旅游信息不透明、定位不清晰、农特产品销售脱节问题,带动餐厅民宿消费创业和农特产品销售。
到草潭,除了在沙滩上体验赶海的乐趣,游客亦可选购多种海产。草潭渔港海产品种类繁多,主要有鳍肚、鱿鱼、墨鱼、对虾、花蟹、马鲛鱼、江珧柱、海蜇、香螺等,其中江珧柱被称为海产品中的珍品。
平坦开阔的草潭镇越秀路,彩虹线直达海边,道路一旁也有不少商家做起餐饮生意。这条曾经泥泞的小路焕然一新,成为党建与宣教工作和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阵地。
这条路,取名为“越秀路”,是平安广场打卡点风貌提升项目的其中一个,意在将草潭码头西侧至槟榔园村新修建长约930米的道路命名为“越秀路”,是为记载草潭镇与广州越秀两地结下的深厚情谊。
平安广场打卡点风貌提升项目由草潭镇人民政府和广州越秀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利用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和广州越秀区委统战部筹集的帮扶资金支持建设。该项目实施沿线环境整治,平整与盘活闲置土地30亩,新建停车场、路灯、健身休闲区和便民生产步梯,绘制全镇直达海边的彩虹道线,打造“湛江赶海体验区—遂溪草潭平安亭”“信念航灯—永远跟党走”等乡村旅游打卡点,扮靓草潭镇圩风貌,助力当地乡村旅游升级。
草潭镇组织大学生开展墙绘活动,围绕草潭特色海洋文化、草潭印象、产业文化、民俗文化等主题,用形象生动、简朴率真、充满农村生活气息的绘画手法,为平安广场单调的海堤和镇圩的墙体“穿上”一件件构思巧妙、通俗易懂的彩色新衣。
这一边,平安广场提质升级,成为赶海打卡点,另一边,旧庙红树林观海大堤为游客领略红树林生态之美创造便利条件。依托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草潭镇串联草潭渔港码头、平安广场、海边奶茶馆、角头沙、旧庙4公里长红树林观海大堤、南洪下六沙虫生产基地、湛江下六沙虫文化科普馆等十多个景点,打造出一条集观光、体验、科普于一体的旅游线路。
草潭镇拥有属于自己的乡村旅游小程序。打开手机微信小程序“草潭游”,草潭历史和景点、餐饮、民宿、特产等信息一览无余,展示着这座滨海小镇的独特魅力。
这是当地以数字+赋能的生动体现。在工作队提出需求和设想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研发了国内第一个成功应用于镇级的乡村旅游微信小程序“草潭游”,联动景区、餐饮食肆、民宿酒店、农渔特产种植(养殖)户等,全方位呈现草潭吃住游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