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澄迈好多天了,一直没来得及去海边逛逛。今天周末,去海边抓抓螃蟹:一是记录下生活,二是给还没到澄迈赶过海的朋友介绍下经验。不擅长长篇大论,就以图片简介的形式来吧。

对于赶海,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搞清楚你所去地点的潮汐表,一定要赶在潮水最低的时候。这时候才会有“海货”可赶,要不然真的只能赶“海水”了。今天潮水最低时刻在早六点左右,刚刚好。太早起不来,光线也不好;太晚就热了,最近澄迈的最高温已经接近40℃了。

出发的时候6点多一点,天基本大亮。蓝天红霞,美好的一天!

这里已经是外环路了,时间尚早,路上的车不多。海南这边城市的绿化普遍可以。

澄迈这边牛、黑山羊、鸡、鹅非常多,你去任何一个村子都能随处见到这些动物。有时候外环的道路两边也能看到。

终于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东水港村。





往海边走,要经过这个村子的早集,熙熙攘攘,非常热闹。我到的时候在早6点半左右,但是有的鱼摊上的鱼货已经不多,显然这个时刻对于勤劳的渔民来说绝对算不上早了。我新到一个地方,特别喜欢逛当地的集市,个人感觉这是最能反映当地特色的地方了。


选好地方,就从这里下去了。来的时候有很多渔妇在用专用的工具取礁石上牡蛎的肉。这些牡蛎普遍不大,一元硬币大小,但胜在数量非常多。她们一早上每个人都能收获一小盆的牡蛎肉。
我今天带的工具就是一双胶皮手套,一个不锈钢扁平夹子,一个袋子。手套是必备,礁石上牡蛎壳非常锋利,赶过海的没有不受其害的。夹子就是吃自助餐时夹菜用的那种,用来夹螃蟹最好用不过。


赶海的过程没有顾得上拍照,一是因为手套脱脱戴戴不方便,二就是光顾着抓螃蟹了,真不想打断这个过程。我赶海的方式总结起来就是翻石头—夹螃蟹—装袋子。听着简单,干起来还是比较累的,因为基本上个头大的螃蟹全躲在个头比较大的石头下边,要长期弯腰翻大石头!一块石头轻的几十斤,重的一两百斤,一早上不知道要翻多少块石头。但是跟快乐比起来,这点累都不算什么!这边螃蟹的种类很多,我都叫不上名字。我只要这一种的,是因为这种和电视上能吃的海蟹长的最像!袋子里的都是个头比较小的和肚子下已经抱仔的母蟹,全部放生了,体验快乐最重要!


这些是我带回家的,熬粥特别鲜!肉非常饱满。怎么样,个头还可以吧?


东水港村随处可见渔民用网编制的晒床,打回来的鱼就这样切开晾晒着。在码头上也有小型的鱼市,现打回来的鱼就直接在这里卖了。你也可以买后拿到旁边加工店里现场加工,一斤的加工费在12-15元。味道怎么样不知道,有尝过的朋友么?可以分享下你的经验。
8点左右,太阳已经非常晒了,稍微一动就是一身汗。到了回去的时候了。今天的抓螃蟹之旅就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