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潮汐时间

注意潮汐变化,提前查阅当地的潮汐时间表。
通常情况下,一天有两次涨潮和落潮,涨潮和落潮一般间隔6个小时。当涨潮转变为落潮,水位最高时成为“高潮时”;当落潮转变为涨潮,水位最低时成为“低潮时”。低潮时至高潮时之间的涨潮时段为危险时段,涨潮的水流较快。游客游玩时,需预留足够的时间返回岸上。而赶海的最佳时间就是高潮时至低潮时,后半段的落潮时段。
二、做好防护工作

1.准备好防护手套和水鞋,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可以保护手和脚,避免被螃蟹等夹伤,被海蜇等蜇伤,也能防止被礁石、牡蛎壳等划伤而引起皮肤感染。
2.准备好防晒用品:如防晒霜、遮阳帽、防晒衣等。
3.最好结伴而行,特别是对海滩不熟悉的人,更不要孤身一人去赶海,可以约上三五好友,与有经验的人同去为最佳。
三、保护好同行孩童
1.由于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控制、自救能力欠缺,家长一定要注意时刻看管好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时刻处于自己的视线之内。
2.孩子好奇心旺盛,也要随时注意让他们不要随意触碰和食用不知名的海洋生物等。
四、注意海边滩涂

1.海边滩涂淤泥有个特点,时稀时稠。因为潮汐、水分、气温等因素叠加,也许前一天只能没到脚踝的淤泥,第二天就能瞬间把人“吞”进去。
2.有淤泥、湿滑海草的时候一定要格外小心,注意暗沟。若误陷滩涂,不要盲目挣扎,更不要着急拔脚,这一行为会使得淤泥受扰、变稀,摩擦力随之降低,反而会让人更快速沉降。
3.如果遇到深度未知、陷入其中后不断下陷的淤泥,不要慌乱、不要乱动,应立即仰卧以增大与淤泥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减缓沉降速度;之后再缓慢拔出双脚,用手和脚平推淤泥、移动身体,寻求脱险。
五、如遇溺水如何自救

1.先保持冷静,不要挣扎。溺水后绝对不要乱挣扎。沉入水中的时候也不要害怕,不要企图通过挣扎使自己摆脱困境,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2.丢掉除身上的重物。丢掉身上的重物,如踢掉双鞋,屏住呼吸,全身放松,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
3.呼气要浅,吸气要深。不要大口呼气,尽可能使身体浮在水面上,当你感觉开始上浮时,应尽量保持仰位,使头部后仰,鼻子吸气,这样可以防止被水呛到。
4.抽筋后的处理。有些人是会游泳而意外溺水,这种情况的发生大多数是因为手脚抽筋。小腿抽筋时会感觉小腿肚突然痉挛性疼痛,此时可改用仰泳式体位,先单手抓住患侧的脚趾大拇指向背屈方向牵拉,然后按捏患侧腿肚子,即可缓解。
特别提醒:
“赶海”虽好玩,
可不要太“忘我”
而忽略人身安全哦!